「寧可在大體身上劃錯千保健食品代工刀,也不要在病患身上劃錯一刀。」是大體老師陳寶連生前的期許,台北醫學大學今日舉行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,其中陳寶連夫妻先後捐贈大體,親屬經歷重重,這才捨得、放下,只為成全兩人的心願。
台北醫學大學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今感念12名大體老師奉獻自己的軀體作為醫學教學之用,也感謝家屬的心意。
陳寶連的三兒子陳泓昇受訪時表示,父親多年前去世,大體即捐贈給中山醫學大學,而母親也因難捨夫妻之情,決定跟隨丈夫腳步捐贈大體給北醫,於是在母親85歲過世時,家人們決定尊重她的遺願,幫她完成生前追隨父親腳步的想法。
另保健食品代工一名大體老師陳聰明終身以操作怪手為業,也跟著工程跑遍全台灣,生前已和妻子約定,兩人都要當大體老師,誰先走就為誰辦理捐贈,而巧合的是,陳聰明的母親在幾年前捐出的大體,與兒子同時在今年啟用。
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現、以及國外資訊的流入,很多過去沒有的產品或不知有保健功效的產品,陸陸續續被發現有保健功效,而被國人使用為保健食品,最顯著的是十字花科蔬菜如青花菜、高麗菜有抗癌作用;大蒜、葡萄、茶(兒茶素)及蕃茄(茄紅素)有抗氧化功能,已近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首位癌症而言,植物中許多化學成分,堪稱為21世紀之維他命,對癌症有多重之保護效果,鑑於台灣四季盛產蔬菜水果,除鼓勵民眾養成多攝食蔬果的良好習慣外,未來利用含有豐富營養成分的蔬果及現代化科技,研發成生機蔬果汁、糙米茶及蔬菜湯等天然保健食品,不啻為既可提供國人有益健康之產品,又可提昇蔬果產業之發展。
畢業於北醫的護理師駱君萍,多次投身弱勢偏鄉醫療,以自己的專業及熱情協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,36歲那一年不幸因肺腺癌早逝,不符合器官捐贈資格,於是由感情最深的妹妹駱鈺玲協助完成大體捐贈,期望協助學弟妹們的習醫之路。
北醫強調,每一名大體老師的背景各異,但相同的是為社會付出,以及對醫學領域有所貢獻的可貴心意,每年舉辦追思,除了大體老師的家屬及親友們的緬懷追思,北醫大師生們也獻上敬意及感謝。